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四川省墨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月经”,一个让许多女性朋友日常焦虑的话题,来不来、来多少、来几天、来早了来晚了……似乎都是问题。
但这些焦虑究竟是身体真的生病了,还是不必要的自我困扰,月经什么情况才真的需要引起重视?
月经是什么?正常的月经是什么样的?
某社交平台上,一个讨论度非常广的问题是——“月经3天是不是不正常、是不是要早衰了?”
其实,无论是月经来3天还是月经来7天,都很正常。
我们先从月经是怎么回事开始说起。
就像皮肤有表皮和真皮一样,我们的子宫内膜也有基底层和功能层。每个月,基底层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生长出富含腺体和小血管的功能层子宫内膜。如果有受精卵形成,那么胚胎就能在功能层子宫内膜上着床,获得丰富的营养支持和血液供应。如果没有胚胎着床,那么功能层就会萎缩、剥脱,伴随着脱落时的出血被排出体外。下一个月经周期里,基底层又会长出新一茬的功能层。子宫内膜脱落时,血液、组织液和子宫内膜的混合物共同被排出体外,形成月经。
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每次月经都是子宫内膜一次“蜕皮”的过程。而由于每次月经的功能层都是在这个月经周期里新长成的,无法保证每次长出来的都一模一样,所以同一个人的月经会发生细微变化也是常有的事情。
月经周期、月经时间、月经量都是月经的特征参数,是用来评价月经是否正常的重要维度。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不清楚月经的记录方法,和医生沟通时产生很多误会。我们先在记录方法上率先达成共识,就可以避免在描述月经特征的时候发生误解。
1、月经周期及月经时间
我们一般将来月经的第1天作为1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来月经的第1天到月经完全干净所需要的时间为月经时间,两次月经第1天之间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比如说,本月11号来月经,16号干净,那么就说月经时间为5天,11号是这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如果每个月都11号左右来月经,那么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都是30天左右,就认为月经周期为30天左右。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7天,也就是说月经周期21~35天都算正常。
国内教材给出的正常月经时间为2~8天,平均时间为4~6天。但也有观点认为正常月经时间≤8天即可,因为月经时间短并不意味着必然存在特定疾病。所以,处于这个范围内的3天和7天都是正常情况,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2、月经量
正常月经量的定义是每月失血量≤80ml。需要注意的是,出血量并不等于月经量。由于月经中除了血液,还混合着组织液和子宫内膜,所以月经量一定是大于出血量的。
月经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刻意去收集用过的卫生巾或棉条,根据其中含有的血红蛋白严格计算出血量。所以只要出血量没有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出血过多导致贫血),没有在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产生损害,就默认为月经量正常。
月经量过多VS月经量过少需要注意什么
1、月经过多
也就是月经的出血量>80ml。月经过多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有的是肥胖或一些疾病情况下过多的雌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内膜过厚,有的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导致子宫过大或者收缩异常,还有炎症、肿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也可导致月经过多。
无论背后是什么原因,月经过多本身都会导致血液丢失过多,进而发展出贫血可能。
如果单次月经出现大量的急性出血,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针对月经过多,不仅要对急性失血的人止血治疗,对已经贫血的人补铁或者输血纠正贫血,更需要找到导致月经过多的源头并进行干预,以免病情反复甚至进一步恶化。
2、月经过少
也就是月经的出血量<5ml。月经过少可由多种因素导致,青春期生殖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都可出现生理性的月经过少。如果正在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孕,如口服避孕药、皮埋、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都会因为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而导致子宫内膜较薄,月经量减少。其它情况如身材过瘦、运动过量、厌食症、甲状腺疾病、内膜基底层损伤等也有可能导致月经过少。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认为多数“月经过少”并不存在病理性改变,无需特殊干预。所以大多数“月经过少”的人其实都不需要太焦虑。如果月经过少的背后有需要治疗的疾病,或者月经过少影响了备孕者的怀孕计划,就找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否则就不必为之担心。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
月经的表现五花八门,什么情况是需要去医院就诊的异常情况呢?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需要就医的月经问题:
1、月经量突然明显变多或者变少;
2、痛经突然比以往明显加重;
3、月经出血时间超过8天;
4、月经周期小于21天或者大于35天;
5、两次月经之间有出血;
6、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疑似怀孕;
7、没有性生活但距离上次月经第一天超过三个月;
8、超过16周岁仍未有过月经;
9、其他令你担忧或者疑虑的情况。
审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兰义兵四川省墨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